搜尋


歷史上的美國憲法:《權利法案》到底在講什麼?
《權利法案》最初通過的前十條修正案,美國人在通過《美國憲法》以後不久,又迅速通過了他們,由於這十條的關係非常緊密,大家又把它們統稱為《權利法案》。 . 現在我們回首俯瞰美國的費城制憲會議,總是以不乏溢美之詞地濫加稱頌,畢竟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成文憲法,它的重要性...

「無罪推定原則」是什麼?美國副總統伯爾叛國案!
無論是海洋或歐陸法系法學院的學生,初次學習刑法時,首個觸碰到的大原則肯定是「罪刑法定原則」與「無罪推定原則」,這是現代法律的兩大基石,前者主張「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後者主張被告未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前,推定其為無罪,若證據不足則不得認定擁有犯罪事實。 ....

為什麼大法官可以對法律判決違憲?馬伯里訴訟案!
前幾個月,我們談到了開啟「米蘭達警告」制度的米蘭達訴訟案,以及創立免費律師辯護制度的吉迪恩案,老實說讀者的反應比我想像中得還要好!沒想到大家對法律史居然那麼感興趣,今天仲編就接著講下去,讓我們把目光拉回到19世紀初,美國剛建立不久的年代,說說奠定美國違憲審查基礎的「馬伯利訴...

公設辯護人是怎麼來的
上篇講完了著名的「米蘭達警告」,今天我們接續上回的法普主題,來講講美國的公設辯護人是怎麼誕生的。 . 所謂公設辯護人,說白點就是公設的辯護律師,假如你窮得請不起律師的話,國家就會指派一名辯護人替你辯護。台灣也有這種東西,只要你犯了最輕本刑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窮得叮噹爛響,都...

改變美國憲法史的辣個大學生
大家應該都曾在高中歷史課本聽過「權利法案」(Bill of Rights)這個名詞吧,權利法案的由來,是美國在費城進行制憲會議之後,發現憲法本文裡除了政府的組織架構外,對於人民的基本權利保障幾乎寥寥無幾,因此他們在之後又請託首屆國會,另外通過了十項憲法修正案,這也被人稱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