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時候,看一個人或者看一件事情,不要只單單看它的表面就做論斷,我們都知道張勳這個人,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下居然玩起了復辟,重新擁立溥儀稱帝,雖然這件政變僅僅持續十二天就被大夥們收拾了,但教科書並沒有寫張勳的結局,更沒有寫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以至於張勳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一個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小丑。
.
沒錯,張勳在歷史上名聲確實不好,在一個全盤西化的時代,痴迷地留戀前朝皇帝,不僅在身體髮膚方面身體力行,而且操練出了一場復辟大戲,弄得北京城滿大街都是辮子,要我們不嘲笑都難。
.
不過假使我們願意拋開既有觀點的框架,從張勳的生平來檢索歷史的細節,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其實張勳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笨,甚至有值得我們借鑑之處,他忠勇、剛烈、不怕死、不怕苦,甚至還會替江西的老鄉們發獎學金,連死對頭孫中山在他死後,都嘆息地說"雖以為敵,未嘗不敬也"。
.
真實的張勳,是忠厚老實的愚忠鐵漢,無遠謀,無深見,卻用一輩子的熱血,換取了實踐個人信條的承諾。
.
。為什麼張勳鍾愛清朝?
.
作為一位清末民初的頭號大清粉,張勳對清政府的認知有點特殊,同一時期出現的軍事人物,諸如段祺瑞和閻錫山等軍閥,都是在快成年的時候加入軍隊,一步步爬上歷史舞台的,他們對清政府沒有太多感念,畢竟清政府只是上級罷了,換個地方隨便也能出人頭地。
.
不過,張勳就不然了。
.
整個清末民初歷史中,大概沒有張勳像出生那麼慘的人了,他出生在江西省一處偏遠鄉村, 沒什麼家庭背景,沒讀什麼好學校,更慘的是在張勳還沒有記憶時,父母就已經雙雙抱病而亡,爺爺也在他六歲的時候也被太平軍殺死,張勳一個人孤苦無依的生活,有一餐沒一餐地過日子。
.
不過,正是在這個時間點,一位素昧平生的清朝退休官員剛好退休返回家鄉,他見張勳一副無依無靠的樣子,便好心收留了他,供他吃住,並把他扶養到足以養活自己,人們都說第一印象重要,張勳第一次見到清政府是在這種溫情滿滿的場面,這使他天生對清朝抱持著一種積極報恩之心,他的命是清朝給的,沒有清朝,他就沒了根。
.
二十五歲那年,滿懷熱血的張勳開始從軍,一步一步從底層殺上來,英勇表現開始受到大家的注意。他在廣西抗法時連一步都沒退,砲火就在他的兩耳間呼嘯而過,但他從不擔心;甲午戰爭期間,他在朝鮮率領一千騎兵馳乘軍馬衝鋒,用幾乎不要命的方式擊退了日軍;除此之外,他對國內的義和團也從不手軟,一經查獲就是一頓鎮壓。張勳不要命,因為他想把命都獻給清朝,動盪的時局成就了他,殘酷的戰爭鍛鍊了他,他的官位上升的很快,直到辛亥革命前夕已經官至江南提督,他對大清仍是一往情深,忠貞不貳。
.
在清朝年間,張勳和我們想像中的"割據腐朽軍閥"簡直差了十萬八千里,他是個戰爭英雄,是功勳彪炳的好漢,中法戰爭的時候,張勳立了戰功,廣西提督蘇元春賞了他兩壇好酒,張勳卻連一口都沒品嘗,他把酒水通通倒在溪水中,讓手下在酒香四溢中洗個舒服澡。
.
。大清亡了,辮子還在!
.
可惜的是,縱使張勳何等地鍾愛大清,革命已經成為時代趨勢,浩浩蕩蕩勢不可擋,不是個人的力量所能左右的。
.
辛亥革命那回兒,張勳被派遣駐守南京,革命軍以將近兩倍的軍力來攻,很快就佔據了高地砲台,張勳本想親自率領部隊反攻,拚個玉碎瓦全,然而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寧將軍鐵良都堅決表示撤退,張勳只得無奈作罷,率隊退入徐州,從此割據一方。
.
一九一二年,清廷發布《清帝退位詔書》,宣告大清王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到此結束,這對張勳來說無疑是最沉痛的打擊,人歸了民國,心卻仍在大清,作為僅存能表示忠誠的行為,張勳命令他的三千部下一律不准剪辮子,張勳的部隊又被稱為辮子軍,而張勳自己,被稱為辮帥。
.
張勳是軍人出身,服從乃是本分。大清亡了,該聽誰的呢?袁世凱入主北京,他便歸順了北洋政府。張勳曾對人說:「清帝故主也,袁總統恩師也,今袁為總統,宣統仍為皇帝,余為國民服務,公義私恩,兩無妨礙。」袁世凱雖然狡詐,但對大清至少留情面,他將袁世凱視為大清帝國的接管人,袁世凱命他征討革命黨,張勳便揮師南下,用火炮和炸藥轟開了南京城牆。張勳陪著袁世凱走南闖北,平定各處的起義,用生命找尋自己的生命意義。
.
張勳雖然是一介匹夫,思想跟不上時代潮流,但能在共和已定的民國占有一席之地,自然有他的道理在,張勳為人慷慨大方,是有忠有義的漢子,他出身貧寒,明白人民的苦衷,因此把大量的經費都用在義舉之上,他對江西老鄉的父老們照顧尤其周到,鄉親只要開口,張勳全部滿足,他甚至贈送赤田村的每一家庭大瓦房一座,讓他們開開心心過年。
.
除此之外,張勳還在北京捐款建立會館,資助在京的江西籍學生和貧苦人士,我們所熟知的江西省省長邵式平、共產黨創辦人張國燾、《五四宣言》起草人許德珩都曾得到過資助,這樣的做法,為他在家鄉贏得了良好口碑。
.
。府院之爭的開端
.
1915年,袁世凱稱帝,張勳在袁世凱稱帝期間被封了個一等公,但他並不開心,他所想要維護的不是帝制,而是讓清廷重新獲得掌管天下的權力。袁世凱作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夢,便在大家的反對下倉促下台、抑鬱而亡了。雖然這次行動以失敗告終,卻勾起了張勳一直以來渴求的報恩夢。
.
袁世凱復辟失敗後的第二年,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爆發了「府院之爭」。段祺瑞主張對德國宣戰,而黎元洪堅決不主張參戰,段祺瑞對國會議員們文攻武嚇,想逼他們同意,沒想到適得其反,議員們團結起來,開會罷免了段祺瑞,段祺瑞灰溜溜地退避天津了。
.
黎元洪開除段祺瑞之後,段祺瑞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打算用武力把黎元洪打倒,不過他本人作為一個總理去推翻總統,法理依據站不住,是會讓天下民心心寒的,向來注重個人名聲的"六不總理"不敢那樣做,他打算找個人代為辦事,讓他扮黑臉,自己則坐享其成。
.
段祺瑞首先想到的就是張勳,張勳該有的軍力都有,且對共和元勛黎元洪沒有好感,是最適合搞武裝驅逐之人。段祺瑞派出代表勸說張勳出兵入京,推翻大總統黎元洪,並擁護馮國璋當大總統,恢復段祺瑞的總理之職。
.
張勳這位對滿清念念不忘的忠臣,一聽這個就感覺到報恩的機會來了,他向段祺瑞回應:出兵征討黎元洪沒問題,不過我不同意馮國璋做總統,我們應該一起擁立宣統皇帝溥儀復辟,一起回歸真祖國。
.
段祺瑞得到張勳的回應後,覺得很失落,原本以為這老傢伙會換換腦袋,沒想到還是一樣守舊,不過正當段祺瑞打算另請他人時,他想到了一個更棒的打算,先假裝答應張勳提出的擁戴溥儀復辟的條件,利用張勳入京,等張勳推翻了黎元洪之後,再另想辦法解決張勳,自己不就成為拯救蒼生、三造共和的英雄了?
.
張勳正是在這個情況下,赴邀進京調停「府院之爭」。
.
。長達十二天的復辟
.
如果要論張勳為什麼會作出復辟這項影響歷史的大事,其根本的原因和動力就是報恩,同時也是在實踐其一生之信條。張勳從一名家庭破亡的士兵,當到清朝的高級軍官,金銀美女,無所不有,這一切都是在清政權的管理下實踐的夢想,也讓他萌生出了幾乎支配了他一生思想行動的「報恩思維」,這是一種無條件的反射性動作,特別是在辛亥革命之後,他從未慢下來思考歷史趨勢與時代大潮,恩人有難,他得不顧一切去拯救。
.
其實假如張勳能稍微思考一下,便知這些響應者不過是政治投機而已,他低估了政治的複雜性與陰暗面,以為北洋政府的官員們都期盼著回復清朝統治,僅帶領五千名辮子兵來到北京,迅速以武裝實力趕走黎元洪,把幼小的溥儀抬出來復辟,自任首席內閣議政大臣,兼直隸總督、北洋大臣。
.
在通電中,張勳指斥民國初年的種種亂象,稱「名為民國,而不知有民;稱為國民,而不知有國。至今日民窮財盡,而國本亦不免動搖」,而所謂共和制度,「五年更一總統,則一大亂;一年或數月更一總理,則一小亂」。
.
張勳的話確實是由衷之言,或許是因為民國真的太亂,在北京聆聽張勳慷慨激昂演說的市民們,竟深受感動,將家中塵封已久的黃龍旗掛在外頭,一時間遍地旗海飛揚,自清帝遜位便一直冷清清的紫禁城再次喧譁活躍起來,街面到處都站立著拖著長長辮子的部隊,張勳正式接管了北京的治安。
.
此時的張勳,大有"斯人不出,如蒼生何"之勁頭,直隸省長朱家寶、吉林督軍孟恩、安徽督軍倪嗣接連聲明贊同復辟,其他地區的人則在觀望風向,呈現一片沉默,復辟似乎已經成為既定的事實。
.
在復辟後歡慶景象的同時,段祺瑞在天津悄悄地觀望著,他接到了黎元洪追悔莫及的電報,並請託他幫忙討伐張勳,承諾重新任用段祺瑞為國務總理,而馮國璋代行大總統職務。對於這項優厚誠摯的回應,段祺瑞沒有過多猶豫,他在天津馬廠誓師,大斥張勳開歷史倒車,必須征討之。
.
。終是一場黃粱夢
.
有了段祺瑞率先開炮,國內反對復辟的聲浪全出來了,那些原本沉默不語的人們,甚至原本表態支持復辟的人們,全都站出來對復辟表示反對。當年幫袁世凱搞稱帝的楊度也發布通電,堅決不贊成清廷「復辟」。
.
在得知各省督軍反對復辟後,張勳非常生氣,大罵他們不仁義,他這時候才知道,原來自己被段祺瑞擺了一道。他恨恨地說:“他們推我出來搞復辟,原來是在耍我,我們不能孬了,拼了命也要跟他們幹到底,怕什麼?到時候我們就把內情抖露出來:難道是我一個人要復辟的嗎?”
.
在復辟行動開始前,張勳曾令人找來一塊黃緞子,讓大家在上面簽字畫押。簽字的人有安徽省長倪嗣衝、徐樹錚、馮國璋的代表胡嗣瑗、段祺瑞的代表曾毓雋等清一色北洋體系官僚,這些是他們支持復辟的依據。
.
張勳氣沖沖地叫來部下萬繩栻,讓他把那張大家簽名的黃緞子公諸於世,讓全國人民知道這場弄虛作假的陰謀,然而萬繩栻根本找不到黃緞子,因為它早就被胡嗣瑗用二十萬大洋的價格偷偷買走了。得知消息後,張勳火冒三丈,只能痛斥北洋系的同僚背信忘義、出爾反爾。
.
段祺瑞也似乎明白自己做得太狡猾,只怕風聲走漏,自己不但成不了英雄,還會被眾人唾棄,他想快點息事寧人,下令各路討逆大軍全數開往北京。
.
張勳搞復辟只帶了十營軍隊,其餘的主力放在根據地徐州,由張文生管理,上京前,張勳叮囑:「我如果發電報,上面寫速運花四十盆,就立刻調四十營兵力開往北京。」可是到了緊要關頭,張勳卻發現張文生早已被段祺瑞策反,他接到電報,竟真的讓人把四十盆姹紫嫣紅的鮮花運過去。
.
在這不到十天的復辟期間,張勳的辮子軍從昂首闊步、茫無端緒、到人心渙散,到了段祺瑞率領大軍到來時,士氣早已經糟得不能再糟了,僅僅一週,五千名辮子軍全線崩潰,不少張勳的士兵是自己割著辮子去投降的,段祺瑞派遣航空隊往紫禁城投彈,雖然沒有造成太多傷亡,但也裡面的人們嚇得魂飛魄散,宮中的宮女太監們膽小怕事,竟紛紛指責張勳不應該搞復辟,要是平平安安地過活,就不會有現在這種情況了。對此張勳又冤又怒,他可是為了清廷好才復辟,沒想到這群人不但沒有遠見,還在緊要關頭把苗頭對準自己人!
.
1917年7月8日,討逆軍攻入北京,殘餘的辮子軍退入北京內城,當晚討逆軍一炮擊中張勳住宅,頓時火光沖天,哭聲四起,張勳依循著舊朝的禮法,在隔日的早晨向皇帝及宮中的臣子報備事務,不過,幼小的溥儀根本無心聽取張勳的會報,只是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而一旁的臣子們也各個面露厭惡,彷彿將張勳視為麻煩人物,要是沒有了這次復辟,他們還能在宮中繼續偷閒,張勳耗費心力搞的復辟,在他們眼中,似乎只是可有可無。
.
張勳仰望著龍椅上的小皇帝,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動搖,這可能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懷疑他所做的決定。如果讓這位十二歲的孩子掌管天下,中國真的會從此富強嗎?外部殺機伺伏,內部人心渙散,奮鬥究竟是為了誰?張勳此時才領悟到,復辟只是他本人的一廂情願,他所鍾愛的大清已經不見了,這十二天的賣命奮鬥,在外人看來僅不過是一場兒戲。他黯然地坐上荷蘭使館的汽車,逃離了北京這塊是非之地,討逆隨即宣告結束。
.
。一位老實人的餘生
.
張勳復辟到失敗僅僅12天,輿論一直譴責,他也成了大家嘲笑的人物,北洋軍閥倒也沒拿張勳怎麼樣——說穿了,大家都知道他只是一個愚忠的老實人。
.
很多人都勸張勳把辮子剪掉,鬧出那麼大風波,如果不做點誠意的反悔,將為天下人所恥笑,但張勳爽快地拒絕了,正如他自己所言:「吾回天無力,尚可獨善其身。腦袋在、辮子不掉。」他必須要效忠大清,因為那是曾給予他一生榮耀的恩主。
,
要說這次復辟行動,張勳獲得了什麼成長,那就是明白大清的萬丈光芒已不可複製,張勳將復辟事件視為人生最後的報恩行為,人生的後半時光,他脫下了紅頂帽,卸去了軍服,開始老老實實經營起經商貿易,賺了很多錢,名下的企業有七十餘家,資產超過五千萬元,大有東山再起之感。張作霖曾提出讓他擔任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徐世昌也請他出任全國林業督辦,但張勳都一概拒絕,他認為滿清既已無力回天,自己失去待在軍界的意義了。
,
張勳的後半生,基本上過得不差,稱得上是民國少數得以善終的人物。
,
1923年9月12日,張勳因病在天津逝世,終年69歲。 與同樣復辟失敗的袁世凱不同的是,張勳不是孤苦寂寞地逝去的,在他病重時,床榻旁坐著的是他所喜愛的小妾、名旦、以及家鄉的朋友,一刻不離地陪伴著他,並時常以京劇來逗張勳歡喜。
,
張勳生前對江西老鄉很好,靈柩在從天津運往老家江西安葬時,沿路的同鄉百姓皆聞訊前來相送,送行隊伍竟連綿數里之長,成為江西當年最轟動的大事,後來張家在各方幫助下,專門出了一本《奉新張忠武公哀輓錄》,翻開這本厚厚的簿子,我們可以驚奇地發現,昔日對張勳痛恨得牙癢癢的政治領袖,在張勳真的走時,竟都悄悄跑來節哀了!這其中還包括諸多共和元勳,我們拿三位名人輓錄舉例:
,
江西都督歐陽武:「戴髮效孤忠,無言不仇,無德不報;丹心照千古,其生也榮,其死也哀。」
,
前國務總理熊希齡:「國無論君民,惟以忠心為大本;人何分新舊,不移宗旨是英雄。」
,
前國務總理錢能訓:「千載凜然見生死,九廟於今有死臣。」
,
現代大多的人們都認為張勳體現的是一種愚忠和愚孝,如果我們能以氣節角度來看待張勳,張勳展示的則是一種文化傳統的終結。在中國遭遇幾千年未遇之大變局的時代,爾虞我詐的政治氛圍甚囂塵上,傳統士大夫的忠義氣息瀕臨崩滅,眾人為了彼此的目的相互廝殺,政治氛圍也是朝秦暮楚,沒有一定的堅持。
.
儘管張勳文化程度不高,思想程度更是一蹋糊塗,但他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隨──忠孝節義,直到人生的最後一段歲月,他仍留著那長長的髮辮。堅持自己的內心,從來不違背自己的原則,也許他人覺得張勳的一生活得不成樣子,但那是他想要活成的樣子。一生侍奉一主,一生奉行一事,不狡猾,不獻媚,不為時代所變。
,
也是吧,不擇手段非豪傑, 不改初衷真英雄,張勳雖然是愚忠,但也可以說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人物了。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