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作家相片睿信 柯

魯道夫・赫斯. 納粹的副元首

1945年11月20日的紐倫堡審判正式開始前,一位身著淺色西裝外套的納粹戰犯在英國警衛的押送下來到現場,頓時引起了其他納粹戰犯的騷動,他們紛紛交頭接耳,打聽這名男子的消息,卻一無所獲,這名男子倒是神態自若、毫不在意,操著一口流利的英文向一旁的衛兵提問事項。他就是第三帝國的副元首──魯道夫・赫斯。據納粹德國的官方紀載,赫斯曾在1941年患有嚴重的精神問題,這導致他在納粹的最鼎盛時期,竟駕駛飛機開往不列顛群島,投降英軍。但在作者查閱史料後發現,事情並沒有如此片面,他的投敵舉動,並非偶然。

.

。早年生涯

.

1894年4月26日,魯道夫·赫斯出生於埃及亞歷山大里亞的德國商人家庭。父親約翰·弗里茨·赫斯是一位德國貿易商,母親克拉拉則是瑞士商人的女兒。雖然說是漂泊在外的商人,赫斯的父母卻對德國異常的衷心,不僅在家中的客廳懸掛著威廉二世的畫像作為裝飾,就連威廉二世的生日都必須好好慶祝一番,這使得赫斯對於德意志的狂熱奠下了基礎。

.

由於當時埃及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商人也大多以英語作為溝通,赫斯的父母為了讓赫斯克紹箕裘,於是讓他從英語以及德文雙管齊下,親自教導赫斯英文,這也讓後來遭受英國監禁時,獄卒們不由得驚嘆:「每當我與赫斯談話時總感到我面對的是一個英國人,他英語講得非常流利、純正,經常使用我們在教科書中學不到的表達方式,而且沒有任何非標準發音,這使我萬分驚訝,甚至於有些警覺起來。」

.

在埃及讀完小學後,赫斯一家回到了德國,先後在亞歷山大里亞的德國教會學校、德國的巴德戈迪斯堡教育學院、瑞士的納沙泰爾商業學校和德國的慕尼黑在學學習。青年時代的赫斯對於繼承乃父衣缽經商致富毫無興趣,對於物理、數學、地理學倒是情有所鍾。

.

在赫斯上大學時,與慕尼黑大學教授、地緣政治學創始人卡爾·豪斯霍弗爾關係頗為密切,豪斯霍弗爾的地緣政治學理論給赫斯的世界觀影響極大,他認為德意志和英吉利是兩個盎格魯-撒克遜人後裔的國家,是兩個一統天下的民族,應當聯合起來統治世界。豪斯霍弗爾與英國上層社會的代表人物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繫。歷史學家認為正是此人說服了自己的忠實追隨者於1941年飛往霧茫茫的不列顛島,實行和平談判。

.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8月開始時,赫斯不顧父親的反對,並自願為一名士兵服務,並且參加了巴伐利亞第七步兵團,成為了一名步兵。他先後參加了以帕、阿圖瓦、凡爾登、福克沙尼等多次戰役,赫斯在第一戰場看起來很興奮:「村莊正在燃燒。 美麗得足以讓你放下心扉。戰爭啊!」後來,赫斯在凡爾登戰役時曾經遭到砲兵轟炸,左手被砲彈彈片擊傷,還好在經過一個月的恢復後並無大礙,福禍相依,這次重傷後不久,赫斯被賜予二級鐵十字勳章,還被晉升為中尉。

.

相比其他納粹高層,赫斯與希特勒是最早認識的,一戰末期,赫斯在寫信給後方司令請求物資援助時,被指派負責傳令的士兵正好是希特勒,當時希特勒僅是一名下士,而赫斯卻是位高數階的中尉,但兩位狂人的個性實在太接近了,竟忘記了軍階身分的分隔,氣味相投地聊了起來,成為了刎頸之交的摯友。

.

1918年春,赫斯被批准當上了飛行員,在奧格斯堡附近的勒希費爾德兵營的第四飛行員學校里接受訓練。赫斯想效仿紅男爵、戈林一樣,成為著名的擊墜王,但這個願望卻沒有實現,赫斯第一次出動後幾天,一戰就結束了,他沒有被擊落,也沒有擊落一架敵機,由於空軍遭到凡爾賽條約給徹底取消,赫斯因而遭到退役。

.

。追隨希特勒

.

在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這段期間,赫斯的生平資料是一片空白、毫無紀錄,他是否成為困苦乞丐,還是成為了一名每天勞累加班的工廠員工呢?作者我不敢明斷,但可以推測出的是,赫斯在這段期間過得並不好,他的腦袋裡盡裝滿了憤恨,1920年7月1日,赫斯參加德國工人黨。大約在1921年5月納粹黨的某次晚會上,赫斯第一次聽到希特勒的演講,想不到之前談天說地的好友竟然是一位演講天才,在打聽之下,才發現希特勒已經混到了主席團委員,在這種情況下,赫斯越漸對希特勒感到欽佩。

.

想必是有感而發,聽完演講後的當晚,赫斯便撰寫了《領導德國恢復舊日光榮地位的人應當是怎樣的人》的文章,裡頭說了一堆馬屁話,但這樣的文章自然能博得希特勒的歡喜,也使得希特勒看見了赫斯的文筆天賦,將他予以重任。1923年11月,赫斯追隨希特勒在慕尼黑舉行啤酒館政變。失敗後赫斯脫逃至奧地利,其實他只要等風聲過後悄悄回到德國即可,但他卻忍不住思鄉情,在不到半年就回到德國,結果可想而知。

.

被捕後,赫斯被判在蘭德斯堡監獄服刑五年,非常剛好的是希特勒也在此座監獄,而也正是在該監獄期間,希特勒開始撰寫自傳,不過希特勒所撰寫的文筆實在是糟透了,臨時發揮的即興演講才是他的長處,要寫出思緒縝密的文章對他十分困難,但在赫斯的建議下,希特勒以口述,赫斯在一旁撰寫的形勢,完成了這本長達七百二十頁的著名著作,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最初起的書名為《對抗謊言、愚蠢、懦弱的四年半》,不過由於書名太鳥了,在出版社的建議下,最後改為《我的奮鬥》,而這本書的銷售量根本高到無法用具體數字記載,紅片了德國的大江南北,引起了類似毛語錄般地瘋狂崇拜現象,時人將其稱為救國良藥,新婚夫婦甚至會贈送《我的奮鬥》來當作嫁妝!

.

。納粹禮與"元首"的創始者

.

納粹黨於1925年重組之後,赫斯成為希特勒的私人秘書。這是赫斯青雲直上的起點。1932年12月,赫斯被希特勒任命為納粹黨中央政治委員主席。同年,赫斯成為德國國會的納粹黨議員,晉升為黨衛軍上將。繼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納粹黨登上國家權力舞台之後,1933年4月21日,赫斯被任命為納粹黨副元首。同年6月29日,赫斯還被任命為德國不管部長統管除外交政策和武裝部隊以外的一切事務。

.

赫斯在這時候納粹政權上任時做出了兩大貢獻,一個就是發明了元首這個詞,另外一個近乎成為納粹代表的手勢──納粹禮。其實用"發明"一詞來稱之是有爭議的,早在古羅馬時代,羅馬士兵便會將右手伸直向前進行軍禮,但把套軍禮發揚光大的卻是納粹德國,魯道夫赫斯最先用這個手勢向希特勒致敬,希特勒第一次見到這種敬禮真是大為歡喜,他向來反對見面握手,認為握手是懦弱、毫無鬥志的行徑,希特勒規定使用戰鬥感極強的羅馬軍禮來取代掉握手,大大強化了德國民眾的歸屬感以及自信心,使得羅馬軍禮成為了納粹統治下的象徵。

.

赫斯對希特勒無條件地忠誠,他說過:「簡單地說,希特勒就是純粹理智的化身。」人們通過新聞片看到當他在群眾大會上介紹希特勒時他的眼神和聲音所反映出來的虔誠的熱情。1934年,赫斯在群眾大會上說道:「我們驕傲地看到有一個人從未受過任何的批評,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感到並且知道希特勒總是正確的,他仍將總是正確的。」 紐倫堡審判期間,赫斯仍未放棄對希特勒的忠誠:「我得承認自己在我的國家的千年歷史所產生的最偉大的兒子的領導下生活和工作過多年。」1935年9月24日,赫斯提到參與任命所有納粹高級官員的授權。

.

1936年,赫斯在德國柏林的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結識了英國的漢密爾頓公爵,此人便是日後赫斯駕機飛往英國後求見的第一位要員。1938年2月4日,在希特勒改組軍事與政治機構之際,赫斯被任命為德國秘密內閣會議成員。1939年8月30日,赫斯成為德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就在此時,赫斯被希特勒任命為繼戈林之後的元首繼承人。

.

。決心議和

.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0年,納粹德國征服西歐大陸各國,對英國實施大規模的空戰。對此赫斯是非常不願意見到的,就他在大學時期的認知,盎格魯-撒克遜人和德意志日耳曼人是相同血脈的兄弟,二戰的開打就等同骨肉相殘般,不具有任何意義。比起唯唯諾諾的繼續待在希特勒底下做事,他更願意為了英德和平而反抗第三帝國,私自試探議和的可能性。

.

美國作家威廉•夏伊勒認為,赫斯的動機是清楚的,他真誠地希望同英國媾和。此外,「戰爭使他個人黯然失色。戰爭期間,作為希特勒的副手管理納粹黨是一種很無聊的且不再是非常重要的職務。目前,德國的重要工作是處理戰爭和外交事務……這些事情使戈林、里賓特洛甫、希姆萊、戈培爾和將軍們處於重要地位。赫斯感到既失望又嫉妒。為了恢復他以前在他們愛戴的元首身邊的地位和他在國內的地位,單槍匹馬地安排德國和英國之間的和平,這樣一種大膽而顯赫的政治成就,豈不是最好的辦法嗎?」

.

簡單來說,魯道夫.赫斯的逃亡絕對不是精神問題所造成,而是堅定的種族世界觀,以及遭受冷落的苦悶作祟,這才導致了擅自議和的舉動。

.

1940年夏季行將結束之際,赫斯就在地理學家豪斯霍弗爾的協助下開始擬訂德國與英國停止戰爭。赫斯原計在中立國與英國的漢密爾頓公爵就和平協議舉行談判,後因未能得到漢密爾頓公爵的滿意答覆,而於1940年12月決定親自飛往英國會見漢密爾頓公爵。赫斯為此行作過精心策劃。已被希特勒禁止飛行的赫斯密請梅塞施密特飛機製造公司總裁、著名的飛機設計師威利·梅塞施密特為其提供Bf110重型戰鬥機並安裝遠程飛行訓練裝置,還曾集中精力學習駕駛技術和空中導航,佈置收集有關的氣象資料,標有飛行路線圖,此外還備有一份和平計劃。

.

1941年5月10日下午,赫斯與妻子伊爾莎·赫斯匆忙告別,在副官、傳令官、保安官和司機的陪伴下驅車來到德國奧格斯堡機場。赫斯換上德國空軍尉官制服,留給副官一封信件,並言:「如果我離開4個小時之後仍未返回(後悔),就得盡快轉交希特勒。」隨後單獨駕駛業已準備就緒的Bf110重型戰鬥機飛往英國蘇格蘭。至於赫斯給希特勒的信件,內容說道:「我的元首:當你收到此信的時候我將身處英國.........我的元首,如果我的計劃失敗(我得承認成功的機會極少),如果命運決定與我作對,那麼此行也不會給你或德國帶來不幸的後果。你可以選擇任何時機與我斷絕關係,就說我瘋了。」由於赫斯的弟弟患有精神問題,以遺傳來說赫斯也有機率可能獲得精神問題,所以當時希特勒以"精神錯亂"為由將赫斯撤職的時候是無人懷疑的。

.

經過六個小時的飛行後,赫斯已經飛到英國北部的蘇格蘭了,赫斯似乎對自己的迫降技術不大有自信,棄機傘降在漢密爾頓公爵住宅區所在的格拉斯哥附近,飛機墜毀的巨大響聲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農場總管戴維·麥克萊恩找到帶有摔傷小腿的赫斯並將其帶往農場。赫斯在路上用英語對麥克萊恩說:「我是德國人。我的名字是艾爾弗雷德·霍恩上尉。我是來此執行特殊使命的。我想向漢密爾頓公爵提供重要情況。」赫斯先後被帶到吉福諾克國民自衛隊總部和格拉斯哥,一再申明要見漢密爾頓公爵。

.

5月11日,赫斯終於和業已擔任皇家空軍某殲擊航空兵群司令的漢密爾頓公爵上校相見,公開表明自己就是魯道夫·赫斯。赫斯說明自己前來的目的,表示元首並不想征服英國,而是要實現停戰;並且表示德國遲早會攻下英國,為了停止這種不必要的流血,建議德英雙方共同討論可行的和平方案,同時轉達希特勒的和平條件。起初英國政府是非常認真看待這場議和行為的,英國前駐德國大使館的秘書伊馮·柯克帕特里克爵士、英國大法官西蒙勳爵、英國飛機生產大臣比弗布魯克勳爵等人都曾受政府以及邱吉爾的命令前赴展開會談,可惜的是英國本身卻因為主戰派本身勢力強盛而不願接受議和,赫斯也在與這幾位貴族談完話後被軟禁在倫敦塔,無法返回德國。

.

。遭受關押

.

天真的赫斯妄想達成和平,沒想到換來的卻是長達四十六年的監禁。 赫斯的關押地點一直非常特別,好像是故意隱藏它的存在般,二戰結束前將他軟禁在空無一人的倫敦塔,將他放到一間名為施潘道的監獄,這座監獄犯人都服完役了,即將廢棄,而英國政府卻病態似的將他安置在這!這簡直是要讓他接受比死刑更痛苦的刑罰-------孤獨!然而英國政府並無虐待之意,只是為了掩蓋真相,掩蓋一位主張和平的人士願意議和,卻被敵國政府給綁票監禁的真相。

.

赫斯的獄房是一間10-12平米的長方形小屋,有防止憂鬱症而設計出的小窗戶,不過小窗上釘著柵條;有一張能夠睡得安穩的床;不過卻是一張連翻身都困難的單人床。赫斯在關押期間的史料非常稀少,主要是因為都被英國政府給封鎖了。1987年8月17日晚間,一份官方聲明震驚了整個世界:「魯道夫·沃爾特·理查德·赫斯用一根電纜線在獄中自縊身死,終年93歲。」

.

消息傳出之後,赫斯的兒子立即打來電話詢問內情。施潘道監獄的前獄長尤金-伯德便把他請到了施潘道監獄的辦公室,告訴他到底這裡發生了什麼事。調查人員稱:「當赫斯散完步之後,便獨自進了他的小別墅。進屋之前,他告訴士兵約旦不要跟著進來,他要小睡一會兒。守衛他的約旦在外面呆了大概有半個小時,突然覺得事情不妙,於是急忙推開房門。沒想到映入他眼簾的竟然是這番景象:只見一根電纜繩掛在一個窗子上,赫斯把頭伸到裡面上吊自殺了。」

.

。死亡之謎

.

官方宣稱:1987年8月17日,赫斯在於柏林施潘道軍事監獄內的小別墅上吊自殺身亡,享年93歲。不過當時赫斯的脖子上有繩索多次纏繞過的跡象,勒痕呈平行狀,因此有不少人認為赫斯的死並不單純。赫斯死後,他的家人要求律師讓施潘道監獄將所有赫斯的私人物品交出來,其中包括赫斯的筆記本。然而,施潘道監獄和赫斯待過的小別墅卻已「防止新納粹份子崇拜」為名,早已被夷為平地,赫斯所有的私人物品也跟著消失的無影無踪。唯有一張赫斯給親人留下的“遺書”保存了下來,但在經過仔細的修辭學分析後,結果表明此遺書並不是死前寫的,而是早在二十多年前已寫就了。按羅爾夫・呂迪格的話說:英國人有意迫使赫斯寫下遺書,留待以後殺害其父親後用來證明是自殺致死。

.

在赫斯家屬取走屍體,並對赫斯進行公開驗屍時,英國法醫詹姆士·卡梅隆證實了赫斯用電纜上吊自殺的說法。然而獄中的目擊人員卻指稱:「這是絕對是一個謊言,因為我看見電纜繩當時仍然連在插座上面,赫斯脖子上的那根繩子絕對是別人從外面帶來的。」而赫斯的家人怎麼也不能接受「纜繩自殺」這個現實。赫斯的兒子赫斯的屍體被運到了慕尼黑,請求慕尼黑法醫學院作出第二次解剖,在1987年8月21日進行解剖時,慕尼黑法醫學院的病理學教授沃爾夫岡·史潘曾說:「死者脖子上有繩索多次纏繞過的跡象,勒痕呈平行狀,沒有任何自殺痕跡,實屬謀殺。」「如果死者是上吊死亡的,那麼繩子在拉緊之後,脖子上的勒痕的方向一定是朝上的,但我們發現死者脖子上的勒痕卻呈平行狀。我敢打賭,死者決不是因自殺而死亡。」而赫斯的兒子沃爾夫-赫斯也說:「我對第二次的驗屍結果深信不疑。因為這年,父親可能被特赦出獄。在1987年春天的時候,父親曾告訴我: 『蘇聯人準備放我出去,但英國人卻準備殺死我。』」

.

的確,多年來,國際社會一直呼籲英國政府以人道主義精神將赫斯釋放,但都遭到了蘇聯的反對。但在戈巴契夫上台之後,莫斯科放出消息稱他們可能會將赫斯釋放,這時反倒是英國開始反對釋放赫斯了。政治的黑暗以及裡頭的勾心鬥角是常人無法理解的,但依作者判斷,英國一開始便沒有打算要釋放赫斯,他知道太多英國的黑暗面了,僅是因為"飛赴談判卻遭到軟禁"就可以讓英國的國際地位大大降低。不過英國當初不反對釋放赫斯,甚至贊同釋放赫斯,只是因為蘇聯也不想要釋放,而英國人大可以利用蘇聯扮演黑臉人的時候扮演善良的白臉人,而當蘇聯試著轉白時,英國自己如果打算繼續扮白臉,那便會使得赫斯得以順利出獄,這是英國不願意見到的,但白臉總不能迅速轉黑,於是英國想到的唯有將赫斯滅口,這才得以保住顏面。

.

赫斯被關押了長達四十六年之久(四年的軟禁,加上紐倫堡審判後四十二年正式關押),他是關押時間最長,也是級別最高的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納粹戰犯。雖然他在錯誤的時代加入了錯誤的政黨,又用著錯誤的觀點試著彌補錯誤的戰爭,但他主張和平議和的理念,確實值得後人嘉獎。

121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