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法治國的先驅:漢摩拉比

已更新:2023年2月5日

說到四大古文明之一的西亞古文明,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在歷史課本中,反覆提到的那部所謂"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漢摩拉比法典吧,的確,作為大眾所熟知的"第一部成文法",漢摩拉比法典除了出現在歷史課本上,還出現在了流行歌曲裡甚至是韓劇的名稱當中,但是,關於這個法典的撰寫者──漢摩拉比王,世人對他的印象卻是少之又少,就是一個發明比發明家還有名的例子,如果扣掉這部法典,那估計這個人就會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了,所以呢,今天,小編就利用這篇文章,來跟各位聊聊有關漢摩拉比王,及其所撰法典的三兩事吧!


故事的背景是發生在西元前1700多年前西亞地區的兩河流域,當時的兩河流域星羅棋布般的存在著一堆大大小小的城邦,這些城邦彼此之間會因為爭奪資源而互相幹架,但都比較像是為了一時的衝動而開打,搶完資源就停戰了,而在這些城邦當中,巴比倫算是一個比較強盛的城邦,巴比倫王國之所以強盛,是因為他們的國民會識字,具有初步的知識水平,別以為這件事沒啥了不起,在當時,除了巴比倫外,大多數城邦都不太識字,這些城邦偶爾之間可能盲打瞎猜才能簽好一個契約,而對於自己到底簽了什麼東西,到最後可能自己也不知道...


在這種大家都沒讀書也沒書讀的環境下,巴比倫人的識字技能就成了一個得天獨厚的利器,看的懂字代表自己不會受騙,而且還可以反過來騙別人,今天故事的主角漢摩拉比,就是在這個良好開局下統治巴比倫的一位君王。


關於漢摩拉比的生年和即位年份,都因年代久遠而不可考了,我們唯一可以得知的資料是──他是巴比倫王國的第六任君王,即位之初,雖然國力還過得去,但是周邊圍繞的,都是一些靠著拳頭吃飯,很胖虎的一堆大城邦,他們把各個風水寶地,例如兩河流域的上游或是出海口的三角洲都給佔了,因此,在漢摩拉比之前,巴比倫諸王就曾經試著征服他們,只不過個個出師未捷身先死,這才交棒到了漢摩拉比手上,漢摩拉比也明白,這些大城邦我們暫時是惹不起的,所以頭二十年,漢摩拉比都把精力專注於國內的各種建設,包括加蓋長城抵禦外敵和擴建神廟穩定民心,甚至是建造橋樑和製造海運商船,漢摩拉比通通都有參與建設。


過了幾年,國內沒出事,但國外卻出事了,原本佔領兩河流域三角洲的埃蘭,把其他周圍的大城邦都給滅了,並把勢力擴展到了巴比倫王國的統治範圍,成為了足以威脅巴比倫國家安全的一把刺刀,埃蘭人野心勃勃,一直想把巴比倫這塊地收入囊中,做這裡的霸主,因此他們一方面開始集結軍隊,另一方面也開始挑撥巴比倫和其周邊城邦的關係。


而漢摩拉比他也看破了埃蘭人的陰謀,為了同埃蘭抗衡,他跟巴比倫南方,周圍實力第二強的拉爾薩結盟,之後兩國一起出兵,打退了埃蘭人的進攻,可漢摩拉比對於這次的戰爭結果很不滿意,不滿意的點不是在於對埃蘭的戰事,而是在於盟友拉爾薩根本沒出多少力,放我鴿子還讓老子演獨角戲,真是欺人太甚,為此,怒不可遏的漢摩拉比再次迅速的出兵,南征併吞了拉爾薩的領土,(一言不合就併吞的概念...)在征服拉爾薩後,漢摩拉比緊接著發動技能回馬槍,把在北方一些苟延殘喘的小城全都劃為己有,至此,巴比倫王國已經實質上的升級成了帝國,達到了空前的強大,幅員面積也達到了巴比倫先王從未能及的寬廣,一個如旭日高升般的國家,正主宰著兩河流域的一切!


故事講到這,巴比倫對外戰爭的部分到此告一段落,再來,漢摩拉比終於要來完成他人生中最大的偉業,也就是編撰漢摩拉比法典啦!


漢摩拉比雖然成功擴張了帝國,但在處裡內政上,每天依然都會有各種多如牛毛,令人不厭其煩的申訴,可能今天隔壁的小屁孩偷了我家的牛,後天他老爸就來搶我家的老婆,諸如此種案件在當時尚未開化的兩河流域可以說是每天日常,就算是兼掌一切大權的漢摩拉比,也不免會感到力不從心,於是,漢摩拉比為了更好的維護社會秩序,他命令底下的臣屬,收集"過往其他城邦的法律"(對,其實有比漢摩拉比法典更古早的律法,根據目前的考古證據來看,早在創造楔型文字的蘇美人那時,就已經有法律了,且更加令人驚嘆的是,蘇美人的法典和漢摩拉比法典,雖然隔了幾百年,但風格和內容卻是異曲同工,相差無幾。)


同時,因為要讓每個百姓都能看到、也都能看懂,漢摩拉比命人找了一塊巨大的柱狀玄武岩,在最頂部的地方刻了一個浮雕,浮雕的內容是漢摩拉比從巴比倫人最尊敬的太陽神裡接過權杖(而且這個太陽神的肩膀還會噴火...),代表著君權神授,白話文的意思就是說這法典是太陽神叫我編的,你們最好都乖乖聽話,再來,漢摩拉比還在文字部分的第一行,用當時巴比倫人通用的文字阿卡德語寫了一句讀起來霸氣側漏的引言:「讓正義之光照耀整個大地,消滅一切罪人和惡人,使強者不能壓迫弱者。」


接著正文就開始是法條的部份了,法條部分共分為,訴訟手續、盜竊處理、租佃、雇傭、商業高利貸和債務、婚姻、遺產繼承、奴隸地位等條文,可謂是多個願望,一次滿足,漢摩拉比相信只有嚴苛的法律才能震懾惡人,君王也才能以此樹立權威,受到此種的想法所致,在法典編撰完成之後,我們可以看到,這裡面到處都充滿了"同態復仇"的味道,動不動就是互砍耳朵或互挖眼睛的這種思想,雖然這些幾千年前的法律在現在人看來根本就是血腥殘忍的恐怖片情節,但無可否認,倚靠著法典的功勞,古巴比倫的犯罪率大大降低,畢竟沒有哪個吃飽太閒的人會沒事跑去以身試法,就跟現在沒人會故意跑去新加坡吐口香糖一樣,也因此,巴比倫成為了當時所有奴隸制政權當中,統治最嚴密的國家



不過,想當然,漢摩拉比好歹也是刻滿了整塊的大玄武岩,怎麼可能只寫了教人怎麼復仇的相關條例呢,講到這可能有人可能就會問了,那他還寫了什麼呢,欸,不問不知道,其實寫的可多了,例如裡面提到,不能只當"復仇者聯盟",還要懂得結草啣環的人生大道理,另外也提到要保障每個勞工的最低薪資,也規定雇主應該如實付給勞工基本薪水,或者是規定一個人當奴隸只能當三年,不准放高利貸,不准偷東西(否則直接處死),但比這些最重要的是,法典裡還有提到了"無罪推定"原則,比大眾所認知的羅馬十二銅表法還早了不知道幾百年呢!


另一方面,法典也真實的反映出了巴比倫森嚴的階級制度,在巴比倫的社會裡,分成三種等級的人,分別是有公民權的自由民/沒公民權的自由民以及奴隸,身在那個階級嚴格的社會,每個人也會依據他的身分要負擔不同的刑責,好比說其中有條律法這樣寫到「如果貴族打了貴族,乃當之罰金。可如果任何人的奴隸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則處割耳之刑。」因此漢摩拉比的法典有做到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絕對是有的,只不過後面還要加一句"身分較高者刑罰得減免..."


最後,在結語的部份,漢摩拉比是這樣寫的:「我是帶來理智和繁盛的牧羊人,我所制定的法則就是正義。如此,再不會有強凌弱的事情發生,就連孤兒寡母也可以得到正義的對待。……我王主神嘗言:『絕不讓任何一個人破壞法典的外形或其上之文字。讓受壓迫的人站在法典面前,大聲讀出法典條文,這個人便會輕易瞭解,正義!終將獲得實現!』


西元前1750年,漢摩拉比在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偉業後撒手人寰,然而,在他之後的幾位繼承者們,都無法維持住先帝的豐功偉業,過了一百多年,一支名為西臺人的異族入侵了巴比倫並大肆洗劫這裡的城鎮,帝國正式解體,其後,巴比倫這又陸續被其他部族,例如加爾底亞和亞述人吞併,然而,縱使不斷的被外族揉躪,漢摩拉比法典的影響力仍然存在,在數個世紀之中,即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政權興替,它都扮演了該地區法律指南的角色。而抄寫法典則是書吏受訓的普遍方式。事實上,後世出土的刻有法典內容的泥版文書,其斷代可晚至公元前5世紀——而那時,漢摩拉比已過世1000多年,可謂是真的流芳千古。

1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