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溥儀:皇上的現代詩好不好?
身為一名皇帝,如果不會吟幾句詩,肯定是上不了臺面的;不過作為新時代的皇帝,溥儀的詩詞顯得非常前衛。他就像是中學時代的我們,對古人的詩詞絲毫看不起,對自己充滿著迷之自信,甚至還不乏有惡搞古人之舉,溥儀曾模仿唐代詩人劉禹錫的著作《陋室銘》,撰寫了《三希堂偶銘》,這放在過去可是一...

中國帝王史上命最硬的存在——南越王趙佗
從遙遠的古時至今,松柏長青、益壽延年,一直都是人類追求的一大生命目標。不只現代人如此,在遙遠的古代,古人們也同樣熱衷於對長壽、甚至是長生不老的追求,就舉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位皇帝——秦始皇與漢武帝,也都曾有過追求壽命的舉動,前者曾派方士徐福攜五百童男童女東渡大海求取仙藥,而...


中華文化的經典與糟粕
咳,近來在校園聽聞同學都有在小時候被父母逼迫背誦《弟子規》的經驗,老實說我從小到大都沒讀過這東西,藉著近來疫情停課,我好好琢磨了一下《弟子規》,看看同學之所以討厭它,是不是真的因為其一無是處。 . 後來經我認證,這東西還真的一無是處。 . 請聽我詳細講解。 ....

怒懟大明! 越南民族英雄——黎利
說起東南亞的那些國家,多數台灣人的第一直覺,很容易就想到位於台灣西南,中南半島上人口最多的國度—越南。一九九○年代,正在實施「革新開放」的越南與台灣互設經濟文化代表處,打開了兩國民間互動的大門,此後,無論是貿易、投資,亦或是移民、觀光,雙方的互動可說是一年比一年熱烈,這點從...


重振國粹的辣個男人:段祺瑞的圍棋復興之路
說起中國古代的圍棋發展,那可叫一個淵遠流長,作為傳統文人的一大休閒娛樂,它以一種民間活動的姿態繼承與發展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慢慢累積演化,理論日趨豐富,規則日漸推廣,到了唐代,棋藝更是成為一種任官選賢、揀選智商的好方法,唐玄宗設置了「圍棋九品制」,誰下棋下得好,就能獲得一官...


黃興一輩子的剋星:電風扇
說起黃興的名號,想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有人說「孫中山是思想家,輸出全靠吼,一嘴打天下;而黃興是實幹家,穩紮穩打,不講玄乎的大道理」。此評價倒恰如其分,黃興是赴湯蹈火類型的革命家,曾親自組織數次起義,身先士卒,視死如歸。 ....

魯迅遇鬼記
魯迅在歷史上的定位,一直是金剛怒目、嫉惡如仇,恨不得拍桌抗議大罵的形象,他是反對迷信的急先鋒,曾誇下海口說過世上沒有鬼。 . 其實魯迅之所以如此篤定,是因為他自己還親自遇見過一次「鬼」。 . 1910年,魯迅從日本留學回來不久後,便在故鄉紹興任職中學堂教務長。平時住在學校,...


唐繼堯的結局
唐繼堯是靠著鴉片而崛起,亦靠著鴉片而腐敗,更是靠著鴉片而消失在軍閥歷史上。 . 我們把中國地圖翻開來,東邊與雲南相接的省分總共有三個,由北而南分別是四川、貴州、廣西,而在唐繼堯的滇系帝國中,廣西一直是難啃的肉,它不屬於滇系的控管範圍,然而要把鴉片運往中原各地,就得從廣西運送...


讓雲南十分之一國民沾染鴉片癮的唐繼堯
1915 年 12 月 12 日,袁世凱在一片反對聲浪下宣布稱帝,宣布更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唐繼堯、蔡鍔、李烈鈞率先在西南地區打響了護國戰爭的第一槍,宣布雲南獨立,通電全國,反對袁世凱稱帝,並組成了護國軍。一場轟轟烈烈的護國運動爆發。 ....

軍閥團結的典範:廣西桂系三巨頭
最近發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一提到廣西三杰,人人都知道是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但若是問到他們是怎麼聚到一起的,卻無人知曉,新桂系好像是理所當然就出現似的,沒人在乎他們因何而識。 . 趁著近來久無發文,就來寫寫他們為什麼認識吧。 ....

曹錕真的賄選了嗎?
很多人對曹錕的第一印象是陰險狡詐,畢竟在歷史教科書中,他的第一次出場(也是唯一一次出場),就是他幹了賄選的醜聞,惹得南方的孫中山爆氣,展開一連串文攻武嚇。 . 不過,書上沒有講到的是,曹錕為什麼那麼想追求政治地位,以及他在執政之後做了甚麼樣的事情。 ....


杜甫:耍廢大師的人生旅程
大家都知道,杜甫是唐代文壇最窮詩人,窮困的程度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和他同一時期的李白在宮中飲酒作樂時,杜甫卻只能以粗茶淡飯度日。 . 不過,杜甫其實沒有那麼值得同情。 . 李白後來也窮,好歹也曾靠著自己的實力贏得掌聲;杜甫卻是始終沒有奮發向上的動力,做事虎頭蛇尾,任由家...

蔣介石的幼年時期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聽過一權威著作《民國十五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這本書的作者毛思誠是蔣介石的啟蒙導師,曾教蔣介石念書兩年,陪蔣介石度過了早年時光。 . 作為與其關係密切的人,毛思誠對蔣介石早年期間的種種事蹟非常熟悉,翻閱這本著作,我們可以看見,蔣介石沒有看魚逆流而上,反倒...

雙瞳的詛咒
很多人同情李煜的遭遇,並讚嘆他的文學素養,卻始終沒發現他身上最厲害的,不是甚麼詩詞歌賦,而是99+的幸運值。如果要評論中國歷史上哪個事件最弔詭,李煜的上位之路肯定得名列前茅。 .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聽過一種病症叫做雙瞳症(Polycoria),也就是一隻眼睛裡面有兩個瞳孔...


歷史上真實的唐伯虎
說起唐伯虎的名號,相信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在周星馳飾演的《唐伯虎點秋香》中,唐伯虎吟詩作對會好友,智勇雙全鬥華府,娶了八任老婆後,還點了秋香回家,儼然一副人生勝利者的姿態。 . 然而如果你真的信以為然,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為什麼古代沒有髒話字典
白話文運動期間,劉半農提倡通俗文學,認為文字越通俗越好,他打算編撰一本「國罵輯錄」,集合中原各地的道地髒話,遂在《北京晨報》副刊上刊登啟事,徵求各地的「罵人語言」。 . 還沒等社會上的罵人信件寄過來,學校裡的師生開始爭先恐後地來罵他。人稱「漢語言學之父」的趙元任見啟事後,當...


復古狂人辜鴻銘
民國時期的北京大學分成多個派別,比如守舊派與革新派,文言派與白話派,這些派別往往集中在同一科系,對著另外一個不同的科系互懟互罵,其中又以守舊的中文系,以及洋化的外文系的衝突最具激烈。 . 不過,辜鴻銘是個例外。 . 辜鴻銘是外文系教授,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守舊派,他非常討厭外國...


精於算計的軍閥──閻錫山
民國時期的軍閥有很多,個性也不盡相同,但如果要論誰最會算計,閻錫山肯定會驕傲的舉起雙手,大聲喊道:"就是我!" . 作為一代梟雄,閻錫山在辛亥革命之後,足足掌握山西政權長達三十八年之久,既沒有被蔣中正吞掉,也沒有被北洋政府入侵,安安穩穩地搞建設,在其他省分的國小就學率還維持...

取笑長相的藝術
民初經濟學家楊杏佛是胡適的好朋友,此人五官分明,鼻子尤其突出,綽號「楊大鼻子」。一天,胡適去他家找他商論事宜,但楊杏佛剛好不在家,等得煩悶的胡適竟惡趣味大發,掏出筆寫下一首《戲楊杏佛的大鼻子》: . 鼻子人人有,唯君大得凶。 直懸一寶塔,倒掛兩煙筒。...

言行合一的重要性
錢玄同是民初時期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他年輕時是個憤青,激烈地反對傳統文化,要求廢除漢文,改用西洋文。他曾憤言:「人到四十歲就該死,不死也該槍斃。」還把這句話刊載在月刊上,惹得一大群國學大師不滿,胡適當時年僅年僅二十七歲,也覺得很不認同。 ....